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执纪

象山:监督赋能 为村级债务"瘦身"

信息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象山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05-21

“之前村里修路欠了50多万元债务,今年我们通过资源交易平台把村里闲置的房屋都租出去了,债务还清了,资源也盘活了,老百姓建设家乡的意愿也更高了!”近日,象山县丹东街道河东村党支部书记余明清向该县纪检监察干部介绍债务化解成效。

村级债务防范化解工作关乎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象山县纪委监委紧盯历史债、高息债、盲目债等突出问题,联合职能部门开展村级债务清算专项行动,用监督执纪问责守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管控底线。

村级债务存在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债务债权构成复杂等问题。为摸清底数,该县纪委监委强化“室组地”联动,加强片区协作,联合财政、审计、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通过实地调研、查阅台账等加强村级债务摸底督查。同时,督促镇、村逐笔核查债务历史凭证,分析形成原因、形成过程,与债权人、村民代表逐笔核对,确认债务真实性和有效性,并建立债权台账、债务台账、整治台账。

盘活村现有资产资源,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是化解债务的有效路径。象山县纪委监委紧盯“小村大债”“盲目举债”的不良发展模式,强化责任落实,抓细化债举措,以有力监督护航乡村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提升债务化解能力。茅洋乡银洋村地处偏远山村,早些年因村内交通不便、土地干涸荒芜、壮劳力流失等原因,村集体收入薄弱,村内负债达100余万元,一度成为上级重点督导村。为有效化解村内高额债务,茅洋乡纪委及时介入,通过清查村内账务、指导银洋村与国企联合成立强村公司,动员村内110户村民众筹入股、三方联营等方式,有效盘活村内资源,走出了一条以乡村农旅发展拉动村集体增收的化债模式。经过两年的发展,村内高额债务不仅全部清零,去年银洋村村民还收到了116万元的年终分红大礼包。

既要因地制宜自主清理,也要政策扶持协助推进。象山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督促农业农村、财政、资规等部门加大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力度,鼓励支持村集体盘活村级闲置资产,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拆后土地和村留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此前,东陈乡马岗村为建造农民会所背负了140万元债务,但因为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多年来无力偿还。县纪委监委在提级监督时发现这一历史债务问题,立即督促东陈乡党委研究解决,帮助该村争取到了106亩闲置土地的开发项目。为减轻村集体经济压力,县资规局根据验收结果下发每亩8万元的项目补助。“这笔收入对我们村来讲真是雪中送炭,去年6月,所有欠款已经全部结清了。”马岗村党支部书记激动地表示。

有效化解村级债务,还要从源头上做文章。该县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建立新增债务申报审批制度、村级债务动态管理和监控制度、新增债务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设置村级债务规模、债务率、偿债能力等风险指标,规范举债程序,对村级债务进行动态监管与预警,严防严控新增债务。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查处违规举债造成不良债务,增加村级负担的各种违纪行为。

“接下去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扫除阻碍乡村振兴的‘债务顽疾’,确保村集体轻装上阵,减负前行。”象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