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姚江所地处宁波市城乡接合部,辖区涵盖9个专业市场、7个农贸市场、4个商业广场及众多高校、企业,市场经营主体超18000户,是典型的“市场大所”。近年来,该所以“一线一码一室一员”“四个一”品牌为抓手,扎实推进“清廉市监”建设。2024年,该所获评浙江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宁波市消费维权先进集体等荣誉。
热线“连心”,畅通诉求渠道。 姚江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开通“亲清热线”,建立“受理-交办-解决-反馈”全链条机制,为企业群众提供营商环境优化、作风监督、权益保障等一站式服务。2024年以来,通过热线收集二手车交易规范等建议12条,推动市场方完善格式合同、建立协作机制,消费者满意度提升20%,第四季度二手车投诉量同比减少31.4%。同步开展“热线回访”,确保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双100%”,以“事事闭环”擦亮为民底色。
码上“监督”,提升服务效能。 创新开发“亲清码”,将执法服务全流程纳入群众监督。在万象城、云创小镇等商圈布设“扫码评价”点位,案件办结、场地核查后当事人可实时扫码打分、留言建议,倒逼干部提升服务质效、严守廉洁底线。试点8个月以来,累计收到评价640条,整改问题20项,推动“阳光执法”从纸上落到地上。结合餐饮“一类事”改革,将“亲清码”嵌入经营许可、监管检查等环节,以数字化手段织密“清廉网”。
会客“亲清”,深化政企互动。 打造“固定+流动”双模式会客室,架起政企“连心桥”。固定会客室不定期举办恳谈会,邀请人大代表、企业代表、消费者共商难题,已举办13期;流动会客室下沉至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开展食品安全指导、恶意举报应对、融资对接等“上门服务”。2024年,通过会客机制为72家商户协调信用贷款4320万元,化解职业打假人恶意索赔等纠纷60起。同步建立“项目专员”制,为重点商圈、市场提供“一对一”护航,实现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监督“延伸”,筑牢清廉根基。 首创“亲清监督员”机制,聘请14名市场负责人担任社会义务监督员,对干部执法公正性、廉洁度开展“贴身监督”;吸纳“两代表一委员”担任兼职纪检员,通过谈心谈话、警示教育等方式,靶向纠治队伍思想作风问题。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廉政谈话20人次、集中教育2批次,整改苗头性问题6个。同步完善“廉政档案”,将廉洁表现与考核晋升挂钩,以“制度铁笼”确保队伍风清气正。
从“热线听民声”到“码上受监督”,从“会客解难题”到“社会共监管”,姚江所以“四个一”品牌为笔,绘就亲清相融、惠企利民的市监新图景。未来,该所将持续深化清廉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护航市场繁荣注入更强“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