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章 青廉新篇
这本由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党章,一位共产党人用生命守护它,历经百年岁月时光呈现在我们面前。
【同期声】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政治局常委们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时说道:“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还关切地询问守护这批文物的共产党人情况:“那你说的那个人呢?后来怎么样?”
习近平总书记问起的这个人,名叫张人亚,原名张静泉。他为了革命理想、为了共产主义信仰隐姓埋名,年仅34岁就为革命献出生命,他是我们宁波人。张人亚的故事载入百年历史,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宁波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张人亚党章学堂收集了许多珍贵文物、图片、资料,展示了他可歌可泣守护党章的故事。
张人亚同志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早期宁波籍中共党员。他还曾担任过中央金库的负责人,经手的黄金多达数千两之多,但他始终克己奉公、安于清贫,从未私用过一分一厘公款。此外,在中央苏区他还担任过中央工农检察院委员会委员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出版局兼印刷局的负责人。
在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张人亚曾在上海组织工人运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危急关头,时任中共中央秘书处内部交通科科长的张人亚没有被吓倒,坚持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并出色地完成任务。此时的张人亚还存有一批党的重要文件和文献,为了这批文件的安全,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它们转移到镇海县泰邱乡(今北仑区霞浦街道霞南村)乡下的家里。将这么多文件随身携带到几百公里外的乡下,沿途要经过国民党层层关卡的盘查,稍有闪失,便是粉身碎骨。然而,为了党的利益,张人亚在生死考验面前没有半点犹豫。1927隆冬的一天,他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一大包党的珍贵文件,秘密送回老家交给他的父亲张爵谦保管,并告诉父亲道:“这些资料很珍贵,比我的命还重要,您要替我好好保护。”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珍贵的文件,张父思虑再三,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为儿子修一个衣冠冢,将文件放在墓穴里。从此以后,张父默默地守护着这个秘密。他日夜盼望儿子早日回来,可这一守就是22年。一直等到新中国成立,张人亚仍没有出现。其实早在1932年,张人亚同志就在前往闽西的工作途中因病逝世了。彼时,老人已年迈体弱,自觉时日无多,想着“共产党托我藏的东西,一定要还给共产党”,他便将衣冠冢内的文件资料取出,嘱托三子张静茂上交党组织。这些资料当中,就有张人亚用生命守护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章》等珍贵文物,一共36件。张人亚的守护,填补了党史上的一项空白,那一份份文件和文献,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早年成长的足迹,体现了共产党人使命重于生命、用心捍卫初心的大忠诚、大情怀,成为指引共产党员前赴后继的光辉旗帜。
今日,我们看到这一部百年党章,里面第一条就规定要把至高无上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刻在共产党人心中。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精品线路,培育组建廉洁宣讲员,举办“青廉说”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讲解展示,不断提升宁波廉洁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热情。在宁波,廉洁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