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新闻 > 宁波

村级用工全程公示公开 宁波织密小微权力监督网

信息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2-09-12

“按规定超过10万元的工程项目需公开招投标,这个工程预算造价30多万元,村里不招投标而是申请点工实施,是否合理合规?”日前,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莼湖街道朱张村“廉情周会”上,街道纪工委监察办负责人提出疑问,并督促相关部门介入监管。

这是宁波市纪检监察机关延伸监督触角,持续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的举措。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该市村级用工日益增多,以村级劳务用工名义乱支滥报等问题逐渐凸显。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各地制定村级劳务用工管理办法,强化常态化监督检查,扫除监督盲区,推动村级劳务用工规范有序。

“双林村各项村级工程项目繁多,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临时用工很多,需要注重规范。”近日,宁海县桥头胡街道开展半年度村级临时用工督查考评,街道纪工委监察办负责人针对该村临时安排1名非入围电工参与办公楼外墙补漏检修的情况,对相关村干部提醒谈话。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各村建立“务工人员库”,要求明确临时用工入围人数、用工类别,通过自主报名或群众推荐、民主测评等程序,真正由村干部说了算变成由制度说了算。鄞州区纪委监委制定相应权力运行流程图进行规范,要求临时用人、用工由分管村干部提议,村“两委”班子会对用人、用工报酬形成决议,总额较大的按程序决策,并对最终结果予以公告。江北区纪委监委完善派工审批、出工考勤、用工审核、公示公告、入账付款等流程机制,以“派工清单+结算清单+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加强全链条管理。

与此同时,宁波市纪委监委依托基层公权力监督应用构建的“大数据”监管模型和算法,形成用工审批、公开、预警、处置、报账、评价的运行监督闭环,推动村级集体劳务用工全环节线上监管、全过程公示公开,有效规范临时用工。镇海区纪委监委推动将劳务用工支出情况纳入全省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应用,实现劳务用工支出动态管理、实时监督、全程留痕、风险预警,并督促全区各镇(街道)举一反三,自查村级劳务用工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江北区纪委监委梳理、整合巡察移交、信访举报等渠道发现的问题线索,对全区农村干部津补贴、用工补贴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北仑区纪委监委细化制定专项治理监督清单、难点清单、问题清单,实施“通报制”传导压力,对相关问题进行对账销号。

“我们将通过村级劳务用工这个小切口,持续监督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既加强涉及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也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将监督网织得更密更牢。”宁波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