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摘要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为城市发展运送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顾伟军、设施管理处处长汤宇皓以及市公路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钟敏鸣来到节目当中,围绕着《加快推进交通强市建设 助力甬城高质量发展》和各位展开讨论。
请听节目音频:
【聚焦热点】
主持人蒋博:请给广大听众简要介绍一下宁波交通发展的总体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顾伟军:根据规划纲要,国家对宁波交通主要有三个定位,即“参与一集群,打造两枢纽”——纳入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联动合肥、宁波等城市的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宁波舟山港这一国际枢纽海港,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这一全国区域性枢纽空港。
港口航运方面,2020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居全球第一,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民航机场方面,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已迈入大型繁忙机场行列,2020年航班恢复率在华东地区排名第一。铁路通道方面,总里程达到378公里。公路通道方面,里程达到1.14万公里,密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实现“高速公路通到县,国省道通到镇,一般公路通到自然村”。公共出行方面,形成“四车一体”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市区绿色出行分担率为65%,轨道运营里程达到155公里。根据高德地图、清华大学等发布《2020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宁波公交幸福指数最高。
主持人蒋博:去年8月我们宁波推出了高水平推进交通强市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目前这些项目的推进情况如何了?这些项目建城以后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和效果?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顾伟军:去年8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高水平推进交通强市建设动员大会。重点是“两千计划”和“双50工程”,就是三年内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000亿元,新改建交通线网1000公里;正在推进和开工建设金甬铁路、杭甬高速复线、栎社机场四期等50个十亿以上重大项目,正在谋划沪甬跨海通道等50个十亿以上前期项目。
【民情直播间】
主持人蒋博:今天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宁波未来在公共交通方面将有哪些动作,会给市民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呢?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顾伟军:
公交发展的方向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目标、两个优化、三个提升”:
——一个目标。推进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建成高水平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让群众有更好的出行体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有劲的支撑。
——两个优化。一是强化市级统筹,深化优化“一城一交”公交体制改革,确保公共交通快速高效运行。二是紧扣群众出行需求,优化设置线网、换乘枢纽,提高交通通达率、准点率和换乘便捷度。
——三个提升。一是提速对外交通。二是加密市内路网。三是畅通微循环。
听众来电:随着地铁新线的不断开通,城市越来越大,新小区及地铁首末站沿线周边几乎没有共享单车,加上共享单车也存在乱停放等问题,交通局“十四五”期间有没有公共自行车投放计划?对共享单车又有哪些管理举措?
市公路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钟敏鸣:我先回答这位朋友的第一个问题:关于公共自行车建设,2013年宁波市全面启动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投入运营以来,较好解决了市民群众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获得了政府和市民的高度认可,曾连续三年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项目。2017年,共享单车加入营运,投放数量大增。今年,我们将进行改革,推进无桩化建设,并续将根据市民出行需求,编制网点布局专项规划,逐步扩点增面,努力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指数。
关于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情况是这样的:共享单车从2016年进入我市,经历了四年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后,投放总量由峰值时的35万辆缩减至目前的12万辆左右。目前我们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两个强化”。一是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二是强化规章制度建设。
主持人蒋博:目前,我们宁波的地铁网已经初步成形,下一步我市的公交线会有怎么样的调整,来方便更多的老百姓公交出行?
市公路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钟敏鸣:自宁波市首条轨道交通线路开通运营以来,交通运输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公交轨道两网融合发展,促进公交轨道运行协同。今年年底轨道交通5号线将开通运营,公共交通多层次网络基本成型,为提高出行整体效率。我们下步考虑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深入优化公交线网布局。二是不断完善公交接驳体系。三是持续优化站点接驳设施。四是有效提升轨道公交客流。
听众来电:位于高桥镇的秀水路很旧,而且晚上还没路灯,开车盲区大,很不安全,之前打过12345市长热线,给我的回复是今年4月份会修,但是现在也没动静,想在反映一下这件事。
设施管理处处长汤宇皓:感谢这位热心市民对交通工作的关心。我们将尽快组织人员现场查看,如果属于我们交通部门负责管养的公路,我们现场评估后排定计划组织实施,如果属于其它部门负责管养的道路,我们将及时转告。
按照公路行业养护要求,高速公路业主、各区县(市)交通部门定期开展路况巡查检查,市里每季度组织路况交叉检查,每年安排两次对路况检测评估。有些小的坑洞、病害,通过小修保养,及时维修;平整度、路面破损等指标情况比较差的,我们将综合检测评估情况、财政资金保障情况,分段有序安排大中修工程,提升路况质量。
下步,交通部门会和乡镇政府共同商量方案,认真听取接受社会各界和市民的意见,不断提升路面状况,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
主持人蒋博:上下班高峰期,每次列车到达时抢上抢下的乘客比较多,列车车厢里有的人用手机播放音乐、打电话声音很重,而且还有一些小孩子在车厢里跑来跑去,宁波要创文明典范城市,请问交通部门对此有什么相应的改进措施吗?
市公路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钟敏鸣:早在2018年,我们就制定了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和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对乘客文明行为作出了相应的规定。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客流量较前几年有明显的提升,但是一些不文明现象也有增加。下步,我们将要求轨道运营公司在高峰期加派站务人员,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落实黄色等候线前排队候车等要求,开展优化标识标贴、进行车厢巡查等工作。同时,地铁文明不仅需要车站工作人员的引导,也需要市民乘客自觉践行和用心呵护。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创造和维护文明、安全、便捷的乘车环境。
主持人蒋博:说到文明城市,出租汽车作为城市流动的窗口也不得不提,之前我打车的时候也曾遇到过有司机开车打电话、聊天、态度差等问题,交通局对此将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出租车的服务质量?
市公路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钟敏鸣:在出租车服务质量提升方面,主要有四项举措:
一是加快车辆更新。二是加强检查督促。三是加强科技应用。四是强化信用管理。
听众来电:我是一名网约车司机,近年来网约车平台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投资网约车我毕竟也花了一定的成本,请问宁波对网约车数量、规模会进行管控吗?
市公路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钟敏鸣:从目前来看,我们主要是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深化出租汽车市场化改革,落实网约车“进出自由”发展方式。另一方面是加快构建多层次风险预警机制。一是把好人员准入提醒关。二是把好车辆准入提醒关。三是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发布行业预警。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暂时没有对网约车市场的数量进行调控的计划。如果未来出现了需要宏观调控的情形,我们将提前向社会公众发布通告。
【92深一度】
主持人蒋博:宁波是港口城市,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助力硬核力量发展呢?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顾伟军:宁波主要是在保持吞吐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按照“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不断拓展海相陆相腹地,从公路疏港、水运疏港、铁路疏港三个层面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主持人蒋博:市交通局是如何推进“清廉交通建设”这项工作的?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顾伟军:清廉建设是我们紧抓不放、常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2018年,我们启动了清廉交通建设,按照市委部署和交通系统的实际出发,今年年初,我们专门召开了深化清廉交通建设的工作会议,制定了《推进清廉交通建设的实施清单》,明确了53项具体任务措施,一刻不停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主持人蒋博:请本台特约评论员浙江省智慧交通与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宁波市城市交通重点实验室主任、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杨仁法就宁波交通环境及未来发展等等进行点评。
杨仁法:现在的宁波已经是全国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之一,这完全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两轮大交通建设。目前宁波正在紧紧抓住被列入交通强国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历史性机遇,全面启动更大力度的第三轮大交通建设。刚才顾书记列举的浓缩到一天的数据是令人振奋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趁今天的机会说说目前宁波综合交通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与不足:一是港口大而不强,对城市带动不足;二是空港能级不足,全球可达性差;三是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严重滞后,面临边缘化风险;四是以市域轨道或城际铁路为主要手段的都市区同城交通和都市圈直联直通严重滞后;五是城市快速交通系统网络化水平较低,国铁、市铁、城轨三网融合基本还没有考虑;六是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亟需优化,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出行模式尚未形成。因为时间关系,上述六方面问题我也仅仅点一个标题。
最后,我想谈谈对宁波未来铁路与轨道交通的看法。未来城际及城市交通将全面由“车轮”转向“轨道”,宁波未来的综合交通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如下几个问题:一是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宁波应借助通苏嘉甬高铁以及正在谋划的沪甬城际高铁、甬台温福高铁、甬丽城际高铁等新高铁,新辟高铁客运东通道,打造高铁客运东枢纽;二是市域轨道是实现都市区同城交通的最有效途径。宁波应大力度推进市域轨道建设;三是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宁波轨道交通建设力度超常,但线网规划和站点开发存在突出的客流服务不直接和TOD高强度开发不足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主持人蒋博:总结和展望。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顾伟军: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重要窗口”建设的先行领域。我们“交通人”一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人民满意”这一目标,着眼长远、干在当下,勇毅扛起交通现代化先行先试的使命担当,集中力量攻坚争先,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高交通治理数字化、法治化水平,努力使交通成为宁波展示“重要窗口”建设成果的鲜明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