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热气已起,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粗加工车间内, 50个水循环降温冷风机保持着空气清爽对流,工人们规范有序地操作着机器,曾经噪声隆隆、潮湿闷热的生产场景不复再见。
宁波市宁海县是中国模具之乡,像这样的模具企业在全县有2000多家,创收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环保压力。宁海县纪委县监委紧盯传统产业“中梗阻”,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廉政风险同步预防平台,并对环境生态全过程跟踪监控,重点时段、关键节点现场监督,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落实整改。
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理念布局的宁海模具产业园区
国家考核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和重金属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先后成为国家循环经济、低碳等试点城市,荣获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这既是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生动缩影,也是宁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纪的斐然成果。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宁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宁波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立足职责定位,强化监督执纪,为不断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保驾护航,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和美丽浙江的宁波样板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117个,制定点对点责任清单和风险防范措施45条,编制业务流程图5类……生态环境系统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后,宁波市纪委市监委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不断完善防控机制建设,针对生态环境系统内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要岗位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摸梳理,倒查制度缺陷,通过扎紧制度的笼子,在制度层面形成闭环管理。
“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公开招投标。”在一次办公会议上,讨论的一个环评安保项目由于时间紧迫,被建议拆包成若干子项目,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投标,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当即提出明确反对意见。在直面监督下,有关处室严格按程序对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投标。
不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为8家局属单位“一把手”厘清主体责任履责清单、单位问题清单和重要廉政风险清单“三张清单”,把责任、问题和风险逐一交底,对重大项目审批、专项资金使用、选人用人决策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促进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落实。
抓住权力运行监督这一重点,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通过个别谈话、查看笔录和案审会议记录、抽查案卷等形式,对局属综合行政执法队和10个分局自由裁量处罚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案件移送程序不规范、档案资料闭环式管理不到位、行政处罚不及时等问题,及时发出监察建议书,精准提出问题症结。2019年,两名处级干部因履行生态环境执法职责不力、越权审批等违纪问题被立案调查。
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北仑区城市风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以工业、制造业浓厚底色著称的宁波市北仑区,区纪委区监委紧盯生态文明项目建设,围绕项目决前会商、行政审批和建设推进等重点环节,对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管网建设、工业气体输送管道建设和固废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生态文明项目开展精准监督。
在保障护航下,北仑区每年安排一批大气、水、土壤、城乡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超200亿元。作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北仑区是这张榜单上全国唯一入选的临港工业区,树立起了全国临港工业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宁波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