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 洁)日前,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会议室,百余名党员干部正认真地聆听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书记、秘书长桂维民的反腐倡廉教育讲座。这是陕西省反腐倡廉制度宣传教育月活动的一幕。今年四月,陕西省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周密部署,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精心组织 主题鲜明
宣传教育月活动期间,陕西省各地各部门采取专题讲座、培训、宣讲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西安、延安等市纪委监察局组成《廉政准则》宣讲报告团,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对《廉政准则》颁布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进行深刻阐述,进一步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截至目前,西安、延安市共组织开展宣讲活动50余场次,一万余名党员干部参加辅导报告会。
为使宣传教育月活动深入人心,西安市纪委监察局在《西安日报》开设了“领导干部谈《廉政准则》”专栏,邀请各区县党委书记、市级机关各部门“一把手”撰写理论文章,在专栏集中刊登。目前,已有20余篇理论文章在该专栏刊登。杨凌示范区纪工委根据“52个不准”内容,聘请漫画作家制作了廉洁从政系列漫画并编印成册,免费赠送党员领导干部和职工,寓教于乐、浅显易懂,既丰富了教育方式,又扩大了教育覆盖面,增强了教育实效。
陕西省纪委监察厅在全省开展了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知识测试,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答题。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亲自答题并做出批示,要求市纪委牵头组织,市级领导带头参加。紫阳县把学习对象从全体党员扩大到一般干部,延伸到村委会监督人员,使学习活动从机关走进田间地头。据统计,全省4870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廉政准则知识测试,全省上下形成了学准则、考准则、用准则的热潮。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在此次宣传教育月活动中,陕西省纪委监察厅紧紧围绕“六个一”活动,积极拓展和丰富活动内容。“六个一”活动,即搞好一次集中学习,讲好一次廉政党课,安排一次正反典型教育,办好一批宣传专栏,组织一次知识测试,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各地都结合实际创新形式,精心组织,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榆林、铜川等市将“六个一”活动扩充成了“十个一”。榆林制定下发了以“五结合,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安排意见,各县区各部门把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宣传教育与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打造“书香榆林”、建设学习型机关等五个方面相结合。省广电局在系统内开展了广播影视系统违纪违法案例巡展。城固县纪委监察局组织全县13支电影放映队在县城新世纪广场、体育场、部分居民小区、农村集镇开展“反腐倡廉题材影片放映周”活动,先后为群众放映了《生死抉择》《女检察官》《党员吴显才》等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影片100余场,深受欢迎。洛南县纪委监察局将《廉政准则》翻印成“口袋书”,下发全县所有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安康市安监局把宣传教育月活动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结合起来,以廉政教育、廉政建设促安全监管工作。
学用结合 效果明显
通过宣传教育月活动,全省广大干部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形势教育和纪律教育,强化了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由陕西省纪委摄制的《贪路无归》警示教育片。不少单位组织干部撰写了观后感,并进行座谈讨论。有的市(县、区)和部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监狱,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有的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大排查、大整顿活动。一些市(县、区)和单位也纷纷结合本地本系统的先进典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示范教育。
同时,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照《廉政准则》,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如延安市纪委监察局抽调人员组成八个检查组,对各县区各部门落实省纪委推行的新老“五项制度”等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对工作措施不力、成效不够明显的单位,进行了通报。
为巩固和深化学习、宣传、教育的成果,省纪委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学习反腐倡廉制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征文活动。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宣传月活动主题,认真撰写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学习体会文章。目前,共收集5300多篇文章,省纪委监察厅将对上报的优秀论文进行评奖,并汇编出版。(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