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文娟 通讯员 魏 刚)天津市积极构建“一张图”土地利用综合监管平台,运用科技手段,严格土地监管、规范权力运行,走出了一条土地三维化管理与预防腐败“双赢”的路子。
“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农村土地权属和基本农田三个数据信息成果为基础,通过影像图、地形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图、区片价位图叠加形成底图,将土地、房产、矿产等历史数据整合移植入库,形成统一的网络基础监管平台,做到了监管前移和源头监管。
“一张图”,为天津跨越发展而生
如果把现在的天津比作一条蓄势待发的蛟龙,那么滨海新区就是引领天津飞速发展的“龙头”。随着滨海新区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进入了一个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近几年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每年都在6000公顷以上、房地产开发用地交易在2000公顷以上、房地登记备案在60万件以上、商品房交易在1800万平方米以上。
“26项行政审批、109项社会服务、83项登记备案职能,权力岗位403个、廉政风险点670个。”这是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部门列出的任务单。职能广、权力大、责任重、廉政风险点多。大量的用地给天津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带来了巨大的责任。如何保证履职到位又规范用权呢?一条新思路提了出来:跳出就廉政抓廉政的圈子,把预防腐败同推进管理方式转变和管理手段创新相结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土地监管和预防腐败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平台!
通过建设严格土地监管和预防腐败的技术平台,将责任分清、把权力锁死,使权力变成服务、审批变成责任,构建运用科技手段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的新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积极应对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新挑战。
“一张图”,构建国土资源监管新机制
从2007年开始,天津市就开始着手推进“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现已基本建成了集土地“批、供、用、补、查”一体化管理和土地、房屋、矿产综合管理的数字化应用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三维工作格局。
“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包括行政办公、业务审批、无线监控三套网络系统和地上巡查和卫星遥感监测两个执法体系,不仅涵盖了土地“批、供、用、补、查”全过程,还覆盖了土地用途管制、征用和转用、供应、交易、确权及房屋交易、住房保障、资金监管、矿产管理、执法监察等各个环节,形成全方位的监管。
“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通过“批、供、用、补、查”一体化管理,实现了从土地征收转用审批、土地供应、出让合同签署到权属变更,从土地执法巡查信息到查处整改结果反馈、从土地初始登记到商品房预售和在建工程抵押转让的全过程监管。同时,监管平台严格界定每步操作的权限,将审批权用程序固定下来,每个环节的审批意见和工作效率被自动记录保存,审批进度在系统内直接反映,程序更加严密、责任更加明确、运行更加透明。当事人可通过网络直接了解所办业务的全过程,改变以往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从环节上监管到位。同时,“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通过实时动态分析和控制功能,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违法用地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将完成验收的储备耕地信息录入系统,系统自动选择图斑核减,有效避免了同一块储备耕地被重复使用,确保耕地“先补后占,占补平衡”。
“一张图”,发挥监管与防腐的综合效能
“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将创新的管理理念融入信息化建设中,以“图”管地、管房、管矿、管权,以信息化建设成果带动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了土地管理的数字化、规范化、透明化和精细化。
天津市先后出台了“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规划、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印发了《启动“一张图工程”实行土地征收转用网上审批的实施意见》,严格使用管理,要求“地上图、图上网,先上图、后办件,在线批、实时新”。通过数字化、程序化、标准化操作,依法办件、合规用权,促进了“一张图”综合监管效能的最大化。
在此基础上,“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的服务领域也得到进一步拓展。从土地拓展到地热、地质资料等管理领域,建设了地热开发利用智能化远程监控、地质资料信息查询等多个子系统,实现管理职能、管理范围、管理岗位、权力部门和廉政风险的全覆盖。
“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投入运行以来成效显著,真正实现了管理效率的提高和权力的规范运行。目前已网上完成建设用地审批225个批次、4153公顷,查处违法用地54宗、21967亩,监管房屋交易资金 288.4亿元。“一张图”使土地管理走上了规范、精细、高效的快车道,也为廉洁用权系上了“保险绳”。(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